做學術,他是我國模具鋼研發的專家,打破國外壟斷,讓我國擁有了自主生產模具鋼的能力;做老師,他是一心一意嚴厲教導學生的大學教授,碩士博士加起來近50人,各個出彩,有十幾人像他一樣走上了教育科研的道路;做慈善,他是資助困難學生的好心人,自己住在學校,一件襯衣穿三十年,卻捐出幾百萬設立獎學金,讓學生不因貧困斷了前程,他就是我國工程院院士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崔崑,一位學識過人、德高望重、可親可敬的老人。
勤奮報國,為鋼鐵事業奉獻終身
“我這一輩子,不謙虛地說四個字就概括了——勤奮、報國!”談及自己的人生感悟,崔崑如是說。
崔崑1925年生于山東濟南,上初中時,家鄉淪陷在日寇鐵蹄之下。1944年,崔崑考入西遷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機械系,1948年留校任教,隨后與鋼鐵結緣。1958年,崔崑被公派前往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鋼鐵專業大學——莫斯科鋼鐵學院,專攻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,兩年的留學生涯讓他將特殊鋼定為日后的研究方向。
1960年,崔崑學成回國。那時,我國工業生產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鋼,但卻無力自主生產,進口價格是普通鋼的10倍以上?!爸袊欢ㄒ凶约旱哪>咪摲N!”崔崑和同事們加緊建設實驗室。買不到儀器設備,就帶著同事們自己動手做。4年后,終于建成了裝備比較完整的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實驗室。
1981年至1991年,崔崑連續獲得三項國家發明獎。他還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,研制成10種新型模具鋼,6種列入國家推廣計劃,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項,解決了許多生產難題。
創造第一,只為造出更好的產品
崔崑說,作為科研人員,最大的樂趣就是研制的產品好用。為此,崔崑和他的團隊,不盲從,不迷信,始終秉持創新第一的科研態度。
幾十年來,崔崑桃李遍天下,其中博士就有24名。上世紀80年代,他一手創立的華中工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,成為我國在該學科領域的首批6個博士點之一,指導培養了華中工學院的第一個博士生。在教學中,他引導學生關注學科新動向,注意新的研究方法。他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評價,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學術上的創新。
2006年,81歲的崔崑開始撰寫《鋼鐵材料、組織與性能》一書,這是我國首部全面系統介紹特殊鋼的“百科全書”。該書卷帙浩繁,共1574頁,含圖828個、表646個,全書耗時六年,達200萬字。為構筑這一艱巨工程,崔崑自學電腦,親自收集每一份文獻,編輯每一張圖片。2016年,已經92歲高齡的崔崑,又開始著手修訂了這本出版才4年的專著。他說,科學的最高境界就是求真求美,不斷追求新知。
淡泊名利,不做掛名拿錢的事
“搞科學研究的人,要遵守科學道德。而維護科學尊嚴,貴在誠信自律?!苯邮苡浾卟稍L時,一直沉穩平靜的崔崑,語調變得高亢起來。
他認為,講科學道德,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。對于自己發表的每一篇文章,他都會認真負責。他帶的一些博士生,有的是從其他單位轉過來的,他們發表有關過去工作的論文時,有時會將他的名字帶上。崔崑發現后,就嚴肅地說:“我又沒有參加這個項目,你們這樣做,是給我幫倒忙?!?/p>
講科學道德,貴在淡泊名利。有一次,崔崑在負責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,臨時接到上級安排的新任務,他便將課題交給別的老師去做。成果出來后,他也堅持不掛名。項目組得了獎金,大家根據貢獻大小協商分配,從來沒有因為這一問題發生爭執。他說,不做實事,就不要掛名拿錢。
爭取到項目與資金后,崔崑從不主張吃獨食。他總是團結大家,建設公用的科研平臺,從而更快更好地推進學科的發展。他說,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,一兩個人帶著幾個學生搞“小作坊”,只顧完善自己的小實驗室,胸無大格局,很難做出大成果。
千萬捐助,高風勁節堅守初心
崔崑夫婦最早一次捐款是在2013年,那年他們向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出420萬元,五年捐完,用于設立“勤奮勵志助學金”。他認為,“學生必須勤奮,這都是貧困學生,但必須要努力學習。勵志就是品德要好,自己知道要有公德、有愛國之心?!?/p>
2018年,崔崑夫婦分批捐完420萬元后,又為“勤奮勵志助學金”追加了180萬元的捐款,將每年資助的學生由45人增加到60人。
時至今日,崔崑夫婦捐款總額超過了1000萬元,受助學生達500余人次。這幾乎是他們的畢生積蓄。出手大方的崔崑,對自己卻極其摳門,一件夾克、一件襯衣甚至穿了三十年?!耙驗樗?,拉鏈都不壞?!?/p>
這一筆筆資助金鋪起的是莘莘學子的求學路,照亮了他們的未來。一位學生作詩——“崔巍人品立,崑侖比胸襟”。學生受資助后的反饋讓他們堅定決心?!扒嗄陮W生都有一個思想成長的過程,在困難時期得到的幫助,對他們思想很有用?!薄爸灰獙W生將來愿幫助別人,我們就夠本了”。
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,崔崑又以特殊黨費的形式捐出了100萬元,以老黨員的身份支持武漢抗疫。
崔崑說:“我入黨,就是因為解放以后知識分子看到國家的新變化,只有跟著共產黨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。所以我認為,入黨是當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自然歸宿。共產黨人就是應該多做貢獻。對我來講,就是多做一些事情,多幫助別人?!保ㄎ錆h文明網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